遠見雜誌~關鍵趨勢1〉高齡化/低退休
只有抗老沒有養老
「人口結構變遷,加上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將成21世紀上半葉,國際間三大關鍵趨勢,」已故的管理學巨擘彼得‧杜拉克,在《下一個社會》一書中,明白指出。
2005年,全球人口突破65億大關,預計到了2015年,將達到72億至75億。但是相較於1985年人口年增率達1.7%、2000年達1.3%,2015年僅1%,許多國家出生率正快速下降中。
人口結構不僅變老,人口還將逐漸減少,是不少已開發國家與台灣將共同面對的問題。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研究,一個國家邁入高齡化社會後,實質GDP成長率將降低0.35%至0.75%。金字塔倒轉,整個人口結構的「質變」,是對經濟、產業的考驗,更挑戰都市承載能力。
不養老 未來得過循環人生
台灣自從1993年65歲以上人口突破7%後,就邁入高齡化社會,預估在2019年時,老年人比例將達14%。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台灣工作人口開始呈現負成長,每年將減少15萬人,壯年工作者的負擔扶養比率,將從目前的七比一,到每兩個人就需扶養一位老年人。
更驚人的數字是:台灣社會的年齡中位數,將由目前的35歲遞延至50歲。也就是說,總人口的1/2,都是「知天命」年歲以上。
若是這樣子,到了2015年,65歲能夠退休嗎?當基因研究、抗老醫學發達,每個人可以活100到120歲時,大家下半生的規劃,會如何變化?
面對經濟壓力,「退休」將不再與「養老」劃上等號,也將不再是一種劇烈的生涯轉變。老年人,可能將以不同的形式繼續工作。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發展研究中心(IEK)主任杜紫宸就說,十年後,退休必須要更彈性,學習、工作和退休不再是一分為三的觀念,而是學習、工作和休閒,組成不斷循環的周期。
不勞身 中高齡人口腦力見長
人口快速變遷的未來十年,台灣人該如何應變?
杜紫宸認為,整個經濟體系,必須從貢獻體力為主的生產行為,轉型為以腦力為主的知識密集產業,高度發揮中高齡人口的專業優勢。
當然,在人口結構巨大變遷下,抗老科技的商機,將無限上綱。目前,包括台塑、潤泰等集團,都已搶建養生村。老年人的照護服務,預估到了2015年市場將持續成長。
老人照護,可粗分為一般生活與疾病照顧兩部分,相關環節包括:通訊、居家看護、無障礙空間、休閒娛樂、終身學習、即時健康通報系統、遠距問診。當然,喪葬祭祀的生命產業,也會發達。
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商機,也將會走出保守低調。產品的設計,將趨向色彩鮮豔,服務的內容,也可能會更酷更炫。包括SPA、遊艇、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銀髮族遊樂園與服飾業,都將跳脫傳統思惟。
另外,包括基因修復與疾病管理、人工器官與義肢移植及製造、美容保健產品與健康諮詢,都是在拒老邏輯下,應運而生的新興商機。
維瑪的產品正符合現代人的須求。單一而優質。值得你來品嚐
我們非常歡迎跟我們有一樣的理念的人一起做朋友一起打拼
01.不用推銷
02.在家上網工作
03.讓電腦幫您賺錢
04.利用兼職的時間 賺取全職的收入
05.全新商機 中文系統才正要開始
06.透過網路 賺取來自全球超過50個國家的收入
07.免費加入 體驗系統為您帶來成果 再考慮要不要投資
這份事業值得你花時間來評估,就算最後你選擇不要經營這份事業,你最大的損失也不過就是那一個半小時,但是如果你未來能週週擁有數千至數萬的收入,那這一切就是值得的!
您要對VEMMA說「Yes」或「No」呢?
一個改變 您一生的機會,請您一定要 好好把握!
辛苦工作的你,想不想改變你的未來呢?現在就免費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