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位九十八年死因別九十七年死因別九十六年死因別九十五年死因別九十四年死因別九十三年死因別九十二年死因別九十一年死因別九十年_死因別八十九年死因別八十八年死因別八十七年死因別八十六年死因別八十五年死因別
1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惡性腫瘤 |
2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心臟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3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腦血管疾病 |
心臟疾病 |
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 |
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 |
4 |
肺炎 |
肺炎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心臟疾病 |
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 |
心臟疾病 |
心臟疾病 |
5 |
糖尿病 |
糖尿病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糖尿病 |
6 |
事故傷害 |
事故傷害 |
肺炎 |
肺炎 |
肺炎 |
肺炎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7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肺炎 |
肺炎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肺炎 |
肺炎 |
肺炎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8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肺炎 |
肺炎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肺炎 |
9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自殺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10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高血壓性疾病 |
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 |
高血壓性疾病 |
自殺 |
自殺 |
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 |
資料來源 :行政院衛生署編印--台灣地區死因統計結果摘要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人10大死因 自殺排名回升 |
|
轉載【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9.06.18 |
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死亡人數首度突破十四萬人,平均每三分四十二秒有一人死亡。十大死因中自殺排名從第十名回升到第九名;且廿五至四十四歲壯年人口,自殺死亡率較前年增加八%,增幅居各年齡層之冠。廿五歲至六十四歲中壯年自殺三千餘人,占所有自殺人口的七成,造成社會與家庭重大損失。
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意外事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自殺及腎炎、腎徵症候群、腎病變。
癌症蟬聯榜首廿七年 肺癌第一名
惡性腫瘤連續第廿七年居十大死因之首,十大癌症順位與前年相同,去年死於癌症人數達三萬八千多人,占全年死亡總人數的二七.三%。
去年十大癌症死因依序是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口腔癌、攝護腺癌、子宮頸癌、食道癌及胰臟癌。除子宮頸癌、胃癌、肺癌的死亡率下降,其餘均呈上升趨勢,以食道癌、胰臟癌的死亡年增率二%至四%,增幅最明顯。
|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2011/03/15 02:50 游婉琪/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游婉琪/台北報導】
「一月十一日早晨,我失去了共同生活廿九年的弟弟。心中的痛,旁人或許無法體會,但我衷心期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次發生在別人身上。」
一篇名為「過勞工程師姊姊的一封信」的文章,在網路上引發四萬多名網友點閱。文章中的主角,正是勞委會認定過勞死的南亞科技工程師徐紹斌。他的姊姊在網路成立部落格,讓弟弟提早結束的年輕生命,以另一種型式在虛擬世界中延續。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朋友從美國回來。大概有十多年,他沒有吃過正宗的家鄉菜。
于是找飯店為他接風,相談甚洽,賓主盡興。
但是到了結帳的時候,鬧得卻有些不愉快。
他拿出了錢,非要AA制(自己付自己),當著他妻子和孩子的面。我感覺他是給了我一個狠狠的耳光,當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但是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12-18 01:25 工商時報 本報訊
近年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難以為眾人分享,這已不是新聞,但令人驚訝的是,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完成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如今台灣每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有酬就業者」已高達138萬人,比金融海嘯前多出了24萬人。這些民眾的所得水準與基本工資相差無幾,一人生活,已屬艱辛,若要養家,更是談何容易。
事實上,今天台灣每月收入不及2萬元者還不止這138萬人。因為上述的138萬人只是就業者中「有酬就業者」的部分,而就業者除了包括僱主、受僱者、自營作業者這三類「有酬就業者」外,還有為數可觀的「無酬家屬工作者」,估計台灣目前無酬家屬這類就業者,仍有60萬人。
當前台灣月收入不到2萬元的就業人口到底有多少?除了138萬個「有酬就業者」之外,得再加上近60萬個「無酬家屬工作者」,因為他們在家幫忙,沒有拿任何薪水,莫說2萬元,也許父母只給幾千元的零用錢而已。兩者加總後可以發現,如今台灣月收入不及2萬元的就業人口,已將近200萬人之眾。
我們無意誇大台灣中產階級陷入貧窮的問題,但事實卻不容我們輕忽。也許有人會質疑上述的數據,認為200萬人是高估的數據,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們可以再看另一份經常為政府高層引用的「家庭收支調查」。這份報告同樣指出,98年所得收入者年所得未達24萬元者(即月所得低於2萬元)已高達220萬人。雖然所得收入者與就業者的定義有些出入,但這兩份報告卻同時指明一件事,那就是如今台灣就業者中月收入不及2萬元的人口,大約就在200萬人左右。
這項數字其實在提醒我們,台灣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的問題日趨嚴重。同樣工作一個月,有人收入豐厚,但卻有200萬人只能拿到如此微薄的所得,貧富差距之嚴重,已不容執政當局雲淡風輕地看待,不著邊際地漫談。試想200萬人月收入不到2萬元,這項數據還不夠令人震撼嗎?有多少家庭悲劇正在這項數據下醞釀發生?若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真正了解問題的嚴重性,還能坐視經濟成長的果實全歸贏者圈的少數人享有嗎?
報載今年前3季台中海關進口了1萬2千多輛高級房車,較上年同期成長近一倍,平均每輛車的價格是200萬元。這告訴我們,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逼近10%並非憑空臆測,只是成長果實歸少數人享有罷了。而所得分配之所以如此失衡,以致貧者益貧、富者益富,政府未能量能課稅,善盡租稅的正義,難辭其咎。
這些年租稅對所得重分配產生了多大的改善效果?我們從歷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可以發現,98年政府的稅收只讓五等分位高低所得差距縮小0.13倍,創下近6年最低。按理說,政府的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及土增稅皆採累進稅制,本身已具改善貧富差距的機制,但近年來這些累進稅的精神,已被各種為促進投資、避免資金外流等冠冕堂皇理由而採行的減免稅措施抵消殆盡,這也就難怪如今賦稅對於改善所得差距的力量會如此微弱。
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已經運作了近四個月,至今仍在紙上談兵。所以提不出具體對策,不是心中沒有腹案,而是主事者沒有做歷史抉擇的勇氣與擔當。要說改善所得分配的策略,早在民國90年的經發會、95年的經續會、98年的賦改會,分別提出的研究報告已是汗牛充棟了。但在選舉考量下,這些年不論藍、綠陣營都是勇於減稅,怯於加稅。在如此扭曲的稅制下,台灣所得差距豈有不擴大之理?
持平而論,台灣今天貧富差距之所以擴大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全球化經濟的力量使然,第二是賦稅制度失去昔日量能課稅的功能。在這個全球化的年代,政府自然不可能阻止企業赴海外投資,但政府必須健全法制保障勞工的基本權益,以放緩工作貧窮的速度,此外更應透過租稅的力量進行所得重分配。須知,一旦賦稅沒有善盡導正市場分配的功能,以今天全球化的趨勢估計,不消幾年,台灣的貧富差距將如脫韁野馬,瀕臨失控。
老子曾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改善所得分配的哲學盡在其中;但他接著又說:「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看到這兩句話不禁令人感慨,近十年政府所做的幾乎都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事。我們深盼政府大員們午夜夢迴時,能多想想這200萬個工作者及其家庭的處境,在天道與人道之間,儘速做個抉擇吧。
如果要依靠政府官員,倒不如靠自己比較實在~美商vemma網路居家創業系統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家民調:77.7%年收入百萬高薪族喊窮!

「你窮嗎?」
年所得百萬元以上的高薪族當中,高達77.7%的人回答:YES!買不起房子、薪水不漲是造成貧窮感的元凶,7成以上的民眾認為,貧窮感和政府政策有關,「高薪窮族」迅速擴大,即將成為台灣的「最潮一族」,中產精英嚴重弱勢化的問題,正席捲全台,個人該如何掙脫困局?投資理財如何調整?政策又能如何解決?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浪費一生時間還是貧窮那才是最昂貴的

這是我今天看到的一段話,貼切真的貼切,很令我震撼,是阿,一段說到骨子裡的話
很多人的選擇是,抱著薪水.抱著工作這就是一生了
一生一世愛你久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